时间:2025-03-30人气: 作者:佚名
小时候,咱那小手一伸,家里五毛钱就没了,辣条吃上,屁股肿得跟馒头似的,得躺三天。现如今,小崽子们偷拿五百块去玩游戏,家长们倒成了软柿子,连个屁都不敢放,这当爹妈的,可真是不容易。
偷钱这事得先查账
别急躁,先弄明白钱跑哪去了。去年,杭州一小伙子偷了家里两千,全砸直播送火箭上了。要是当时直接揍他一顿,估计他毕业了都搞不清自己错哪了。
先瞧瞧娃儿的书包里头,有没有啥新鲜东西。再翻翻手机账单,说不定能撞见游戏里的充值记录。有了证据再聊,比硬来有效多了。
谈话技巧比审讯重要
别摆出一副审问犯人的样子。北京朝阳区那谁家娃儿偷了钱,他爸妈特意跑到麦当劳边吃边聊,结果那娃儿自己招了,说是想买那限量版的球鞋。在那么个轻松的环境里头,娃儿更容易把实话给掏出来。
关键是要听娃儿说,别让ta带跑偏了。娃儿可能会说“大家都穿大牌”,这时你得来一句:“老王家小子考进清华,你打算咋办?”
零花钱制度要科学
深圳那小学搞了个研究,发现给50块零花钱的小屁孩,偷钱的风险比完全不给的少得多了,整整少了73%。所以说,得根据娃的年纪来给钱,小学生,一周给个20到30块,初中生,50到100块就差不多了。
给钱可得先划清几条规矩:超支得先打报告,急用钱能先借。这么一来,既能教他们怎么理财,还能防止他们走错道。
惩罚要狠但别见血
这上海有个家长搞了个“劳动赎罪大法”:娃儿偷了三百大洋,就得洗上仨月的碗。这招既让他心疼得要死,又顺便锻炼了生活技能。现在,这娃洗起碗来,比那洗碗机还利索。
千万别玩那老掉牙的“混合双打”招数。瞧,有位爹把自己儿子给打进了医院,结果,出院后小家伙偷得更来劲了——反正都得挨揍,干脆多捞点好处。
事后别翻旧账
南京一户人家立了个规矩:犯了错挨了罚,三天之内别再提那茬。这法子挺灵,小孩儿记住了教训,又不会因为挫折就自暴自弃。
最怕是有些爹妈,娃儿考试砸锅了,都能把三岁那年偷糖果的旧账翻出来。这算啥记仇教育,搞不好养出一堆地下党来。
防盗措施要升级
把钞票藏保险柜有点过了,可别把钱包摆客厅茶几上显摆。广州有些家长把零钱罐搁玄关,结果娃儿天天“路过”顺走两张,半年就偷了八千多。
咱们换个法子给零花钱,用手机转账,这样一来,每一笔开销都有个账本儿。方便得跟啥似的,想查账分分钟搞定。而且,这电子支付,看着数字一点点少,比纸币直接飞走刺激多了,孩子都能感受那点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