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0人气: 作者:佚名
听说青岛有 11 所职校与 10 家制造企业组建了一个联盟。之后职校生或许真能学到些实际的东西。这件事是在 10 月 18 日的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发生的。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的领导都到场了,那场面比过年发年终奖时还要热闹。
联盟成立现场堪比相亲大会
活动现场摆放着红绸子以及具有金属质感的 logo,若不知情的话,还会以为要举办制造业的集体婚礼。青岛教科院的副院长李一拿着话筒进行讲话之时,底下的企业代表都在偷偷地瞄着学生作品的展示区,毕竟招到能够直接上手干活的员工,比中彩票还要困难。
青岛工贸学校的校长笑得很开心,仿佛捡到了钱一样,因为他们成为了首届理事长单位。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的陈晓明主任在做报告的时候,后排有个企业代表睡得很厉害,口水都流出来了,被同事拍醒后,他第一句话问的是“讲到打螺丝技术了吗”。
职校生的春天可能要来了
以前职校生实习就是去流水线干活,跟人肉机械臂似的。现在联盟提出要搞“校企协同育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峰教授提到要一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台下的学生鼓掌特别积极,因为他们之前学了三年,最后却只会包装快递,都已经受够了。
有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在私下里讲,去年所招的职校生竟然把游标卡尺给拿反了。这次的联盟要求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起码得让学生能够认识清楚自己厂里的那些设备按钮是用来做什么的。
领导讲话里的重点信息
李一副院长讲了好多话,都是“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啦之类的官话。可是当他提到要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时候,在场的老师都赶紧疯狂地记笔记。要知道以前教学生操作老式车床,等学生毕业却发现厂里全是数控机床,那种尴尬可不能再出现。
陈晓明主任在做报告的时候讲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某职校在教学生使用 Windows98 系统。等到这些毕业生进入工厂后,看到 Win10 的界面,直接就懵了。现在联盟要进行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这才终于意识到,之前教学生使用 XP 系统,其实是在坑人。
企业打的小算盘
10 家参会企业中,有国企,也有民企。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提前预定廉价劳动力。某汽车配件厂的代表讲,他们打算把淘汰的生产线捐给学校,这样既能清理库存,又能让学生熟悉自家的设备,比校招时现培训要划算得多。
有一些企业是有良心的。比如某数控机床厂,它承诺会派工程师到学校去教学。这个行为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客户,但是和让学生对着教科书去猜测机器该怎么操作相比,还是要好很多的。
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联盟表示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思就是以后上课或许真的会教授一些有实际用处的内容了。有学生得知企业将要参与制定课程,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能否教一些怎样避免加班的知识”。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的老师讲,有企业提出要开“防工伤安全教育”这门必修课。他们更在意的是,别让新员工第一天就把手指头留在冲压机里,因为相比赔偿金,这更让他们担心。
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看着那红绸子揭牌的样子挺吓人的,可职校老师在私下里吐槽呢:上次的校企合作最后竟然变成了组织学生一起去厂里打工。这次的联盟明确说要“深化产教融合”,就盼着可别融合成让学生去免费顶岗实习。
有一家企业当场就做出承诺,要提供 50 个带薪实习的岗位。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学生得签订毕业后入职的协议。这企业打的这主意声音大得隔壁黄岛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有个问题呀:你认为这种校企之间的联盟,最终会成为良心的合作,还是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