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2人气: 作者:佚名
江门那疙瘩刚给俩地儿挂上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一个是在黄云山上的烈士纪念碑,另一个是松山炮楼。说实话,没这牌子,本地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具体藏哪儿。
纪念碑的前世今生
那黄云山上的英雄碑1960年就伫立在那里,后来还整修了两回。碑的正面记录了1924到1949年的革命岁月,背面则是英烈的名单。说实话,去过那儿的都知道,那地儿平时冷清得很,就清明那几天才有点人气。
碑儿旁边就是那圭峰道,现在那车,一个接一个地呼啸而过。咱得想想,当年那些英勇的烈士们在这片儿打游击战,自行车都算是稀奇东西。现在瞧瞧,停车场都挤不下了,咱们想近点儿看看碑儿,还得把车停得老远。
松山炮楼的意外走红
这松山炮楼,原本是民国时期的一座建筑,当初就是为了守护那边的学堂才建起来的。可谁能料到,它后来竟然变成了抗击日寇的据点,现在更是摇身一变,成了教育基地。要是有谁问这炮楼心里话,它估计会这么说:“我只想安安静静做个炮楼,怎么就突然火了?”
2022年这儿弄了个相片展,把那边的宗祠也给翻新了一下。现在来逛的人是挺多,不过好多都是单位集体来的。自己花钱买票的,掐指一算,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那些你不知道的战斗细节
1927年的会城起义,原本誓师大会搞得挺热闹,结果一听说国民党军队杀到,赶紧脚底抹油开溜。要是在现在,这事发个朋友圈,保不齐配个图就能写:“今天个团队活动,临时给取消了。”
1945年那场松山战事,游击队硬是靠着人少打人多。用咱们现在玩游戏的术语来说,这简直就是“青铜”对“王者”的较量。没想到居然赢了,虽然损失惨重,但好歹没全军覆没。
华侨建的炮楼成了革命据点
松山炮楼,那是咱华侨梁世荣掏钱盖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学生。结果,抗日那时候,它摇身一变,成了游击队的根据地。这剧情,简直比现在那些电视剧编的还带劲。
炮楼边上开了个图展,说真的,那些展板上的字太小了,老人家看不清,年轻人又懒得细瞧。要不咱们下次弄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听讲解,说不定还能赚点小费。
重修扩建的那些事
那碑儿修了仨回,2000年那回扩建得挺猛。可现在去那儿溜达的,比保洁大姐还少。要不就在边上开个奶茶铺,说不定能吸引点眼球。
松山炮楼那边的展馆刚开不久,装修看起来挺新潮的,可内容有点太正经了。要是在里面弄点像VR打鬼子这样的互动环节,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玩。
教育基地的尴尬现状
这俩地方挂了牌子,作用到底能不能教育人,还真是个未知数。好多单位来参观,也就是拍拍照,发个公众号,然后就完了。我建议来点实景演出,让参观的人也参与进来,比如感受一下当年开秘密会议的气氛。
说真的,现在的年轻人对历史有点不感冒。咱们何不就在纪念碑旁来个剧本杀?剧情就用那老革命故事,玩完还能去瞧瞧那些真家伙,一箭双雕。
末了儿来个考题:要是给这两个教育基地来点新花样,你觉得搞啥活动能最勾起年轻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