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1人气: 作者:佚名
27 年的老牌培训机构说倒闭就倒闭了,家长们交的学费以及员工的工资一下子就成了没着落的事情。这剧情比《小时代》还要离谱,只是这次的主角变成了我们的钱包和眼泪。
教育界的ofo诞生了
巨人教育这一倒闭,立马让人联想到小黄车押金至今未退的那惨痛过往。家长们眼下最为关心的是,转课方案是否跟共享单车的“退押金排队系统”是一样的做法。员工们则更为凄惨,连劳动仲裁的号码都排不上队。
据说巨人教育已经有两个月没发工资了,老师们早就通过家长群暗示大家赶紧办理退费。这种情况就如同饭馆要倒闭之前,服务员悄悄地跟你讲“别点海鲜,冰箱坏掉啦”。可惜大多数人当时没察觉到,现在只能无奈地盯着转课协议发呆。
从吉他班到教育超市
1994 年是以教吉他开始的。之后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教育超市,这个教育超市涵盖了 0 到 99 岁的人群。这个创业故事原本是挺励志的,可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大型的翻车现场。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们教了 27 年别人家的孩子,到最后连自己员工的工资都给教没了。
当年获得 2000 万美元融资那时候,巨人教育或许觉得自己真能成为巨人。可后来疯狂进行收购,这一发现,买来的全是“教育拼多多”呀——瞧着便宜,用起来却让人闹心。现如今可好,就连拼多多的砍一刀都没法拯救它了。
扩张路上的连环坑
收购学校就跟吃自助餐似的,看着挺划算,可实际上能把自己给撑死。巨人教育在巅峰时期宣称要满足中国人一辈子的学习需求,可最后却把自己给学倒闭了。依我看,他们最该开设的课程就是《怎样避免盲目扩张》。
内部文件称是受疫情和政策的影响,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其实是在推卸责任。隔壁的新东方都已经在进行转型,开始做农产品直播了,可就他们那一家还在执着地坚持着“等风来”。要是把这股执着劲儿用在给学员退费上,那该多好。
退费比考清华还难
现在家长们面临着这样的选择题:要么同意把课转到陌生的机构,要么加入要求退费的人群当中。前者就好像是被硬生生地安排去相亲一样,后者则仿佛是在参加彩票抽奖。依我来看,这一届的家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交钱的时候像是上帝,要退费的时候却变成了孙子。
员工们境况更糟,他们的工资没个着落,还得遭受家长的责骂。实际上他们也是受害者,如今他们最为害怕接电话,因为来电显示不是来讨要工资的同事,就是来讨要说法的家长。建议运营商为他们开通一种“专门针对双重受害者的彩铃”。
体面退场是个技术活
巨人教育表示要“尽责退场”,这话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分手时说“你是个好人”那般。重点在于实际的行动,而非仅仅停留在言语上。倘若最终真的能够妥善地处理好退费以及欠薪的问题,那倒也算是给行业树立了一个虽具负面性质但却有正面意义的典型。
现在最担心他们学习某些 P2P 平台。这些平台公告写得很有感情,可实际操作却极其疯狂。建议相关部门留意一下,别让“教育黄埔军校”变成“赖账培训基地”。
教培行业的警世恒言
这件事给同行们上了很深刻的一课:光想着把规模做大、把实力做强是没什么用的,得先考虑清楚怎么才能活到明天。你瞧那些最终活下来的机构,有的转型的速度特别快,有的现金流特别充足。就像巨人教育,它可倒好,把收来的学费当成了融资,把不断地扩张当成了创业。
家长们可得记住,以后报班得照着买菜的方式来。要少充钱,多买课,当场把钱结清。最好每次上课都当场结账,虽然会麻烦一些,不过总归比现在这样老是追着机构要债要好得多。
最后问个让人挺难受的问题:你身旁还有哪些培训机构处于快要不行的状态?说出来能让大家避开些雷区,要是点赞能超过一百,我就去实际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