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人气: 作者:佚名
东莞那事,给咱揭示了真相:带孩子的爹妈也得放松放松。19号那天,一帮带特殊娃的家长们,在画画课上全嗨了,有人画的画比娃的作业本还前卫,简直抽象到飞起。
画画比带娃轻松
选了个地方叫爱育阳光儿童潜能中心,这地方名儿长,跟家长们那堆待办事似的。刘瑾老师拿出了彩笔,家长们眼圈都黑了,俩人就在画画这事上搞了个合作。
这爸比画了半晌,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的东西是画笔,不是奶瓶。一统计,90%的爹妈头一回画出来的东西,跟账单不沾边儿,就那10%,竟然画的是医院里的挂号条。
颜料比眼泪管用
活动规则简单得要命:焦虑画出来就能享受优惠。瞧,有位妈咪用红颜料把整张纸都涂了个遍,结果一看,这不是艺术创作,分明是她上周辅导作业时手忙脚乱留下的康复训练记录。
刘老师这么一说,紫色成了压力的代名词,蓝色则是抑郁的象征。结果现场一个家长手一抬,来了一句:"要是调色盘不小心翻了个底朝天,那颜色又代表啥?"这话后来还成了《特殊儿童家长行为研究》附录D里的一个小插曲。
抽象派育儿实录
《我的日常》这东西最受欢迎,画面上尽是闹钟和药盒堆成的漩涡。作者说她这是写实,因为上周三她还真在漩涡里翻找过娃的过敏药。
这家伙爹的画儿《未来》挺火——左边儿是康复中心,右边儿是学校,中间儿画了个小黑点。他跟人说,这是导航APP说的“最佳路径”。
家长比孩子更需要玩具
半途杀出个意外:一位妈咪拿橡皮泥当减压神器捏,居然捏出了娃儿下周的康复训练表。刘老师现场就喊这是行为艺术,还提议赶紧申报个非遗。
材料里头藏着个沙盘,结果家长们齐刷刷地摆出了“医院挂号”那阵势。后来才知道,那东西不是用来治病的,纯属咱们的肌肉记忆在作怪。
画展比家长会有意思
展示环节成了吐槽大会现场。那幅名为《超市》的画,仔细瞧瞧,购物车里居然有个娃坐着——作者直言这是逛超市时能保持安静的独门秘籍。
最让人心酸的是那部获奖的《全家福》,画面上爹妈和娃儿笑得挺开心,角落里藏着几个小字:"前一天确诊照"。这小细节让现场瞬间静得连眼泪滴在画布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颜料干了生活还得继续
活动散场后,一位妈咪盯着自己的画作愣神。旁人好奇地问那画啥,她答道:“这东西是医生诊所的窗帘,我瞅了它仨年,今天个才瞧见上面有图案。”
整理画材时,几位家长把水彩笔一股脑儿往包里揣。刘老师一提这是公共用品,他们尴尬地笑了笑:"咱俩都习惯了,总觉得自己文具不够用。"
这帮家长们拿着画作回家,还捎带上了新本领——这下他们懂了,要是再情绪失控,就能画个恐龙把那康复账单给吞了。话说回来,你觉得他们最想画却没画的那东西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