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7人气: 作者:佚名
很多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会撒谎,当第一次发现孩子撒谎时,大多数家长都很震惊,害怕孩子会学到坏东西。研究发现,两岁时,20%的婴儿会撒谎;三岁时,50%的婴儿会撒谎;而四岁时,90%的婴儿会撒谎。因此,孩子撒谎是常见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但是,当孩子撒谎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其实,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种,家长只有了解孩子撒谎的具体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变撒谎的习惯。
下面我们就从六个案例来了解宝宝说谎的不同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1. 我分不清想象与现实
学校组织了秋日郊游,去动物园游玩。菲菲到了动物园,看到猴子、老虎、狮子、大象、河马等,兴奋不已。世界上的动物真是多,长相各异。天鹅的翅膀好大;猴子在山上跳来跳去好灵活;大象鼻子长,身躯大,非常有趣。菲菲想象着,如果大象也像天鹅一样有大翅膀,骑着大象飞翔该有多好玩啊。回家后,菲菲对妈妈说:“我今天骑着大象从动物园飞回来的。”
两三岁的孩子随着见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象事物,用想象来代替现实。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阅历少,常识缺乏,记忆不准确,导致想象与现实混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想象当成现实说出来,而这种谎言与孩子的性格无关。
家长遇到孩子这样的谎言,要多多鼓励,满足孩子的想象欲望。比如上例中,妈妈可以说:“原来是大象把你带回来的,太神奇了,怪不得回来得这么快。”以后,家长要多帮助孩子分清想象和现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就会明白。
2. 缺乏理解导致心理错位
东东调皮好动,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拿好玩的玩具,就抢过来自己玩,对方小朋友哭着去找老师告状。老师过来,把东东叫到一边,好心地对东东说:“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你喜欢就借,要经过别人同意才能玩,下次你再这样做,还是做个好孩子。”结果,东东听到老师说“我还是个好孩子”,回家后就把这句话告诉了妈妈,却没告诉妈妈是他抢了玩具。
两岁左右的孩子才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进行思考,只具备形象思维能力,不能充分理解语言的含义。这就导致孩子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产生心理错觉,进而说出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像东东一样,把老师的鼓励话当成表扬,回家后对妈妈“撒谎”。
这种“谎言”并不是孩子故意说的,所以家长不应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更不应该打骂孩子,而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每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对语言理解的模糊性。
3. 害怕被指责
丹丹在家里跑来跑去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刚买的杯子碰倒在地上摔破了。妈妈回来后,生气地问丹丹杯子是怎么摔破的。丹丹吓得说:“小猫跳过桌子,把被子撞到地上。”见丹丹把杯子摔坏了,不但不认错还撒谎,妈妈气得把丹丹拉过来,狠狠地打了她屁股几下。
很多心理学家都表示,说谎是孩子的避难所,因为他们害怕说真话被责骂。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他们会本能地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责备和惩罚过的父母。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为了让孩子说实话而不断追问,这样只会让孩子撒越来越多的谎。相反,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敢于说实话,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要有勇气承认错误,下次再改正。而孩子说真话后,要先表扬孩子,再纠正他们的错误。
4. 取悦父母
欢欢总是看到隔壁的小妹妹,唱歌跳舞都好,聪明懂事,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夸奖。她的父母也会夸奖隔壁的小妹妹,然后说他们这不行那不行,弄得欢欢心里很郁闷。有一次,幼儿园里的老师教小朋友剪小红花。剪完之后,欢欢把一朵小红花塞进口袋里,回家后告诉妈妈,今天老师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终于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如果孩子表现好,父母就会表扬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表现不好,父母就会责骂孩子,这就导致孩子为了讨好父母而撒谎。如果这种行为没有被发现,而父母又表扬了孩子,孩子就会感受到好处,撒谎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家长不应该因为孩子的这种“谎言”而训斥他们,而应该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如果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孩子出现这种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尊重,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5. 太爱炫耀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比赛画苹果。当老师喊“画完的小朋友举手”的时候,明明举起手说:“我画完了。”看到老师笑着看着自己,明明更加得意了。接着老师又让明明把自己画的苹果给大家看,但明明不愿意展示,因为他根本就没画完,只想在老师面前炫耀。
幼儿期的孩子有很强的炫耀欲望,每学会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新游戏,就会向父母炫耀一番。这种炫耀欲望可以增强宝宝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也能调动宝宝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这种炫耀欲望过于强烈,孩子就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大话”,这在父母看来是“谎话”。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用鼓励的话语来巩固和发展孩子的表现力和表现欲,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
6. 受成人影响
有一次,丽丽看到赵阿姨打电话约妈妈出去,妈妈却说生病了不能去。丽丽见妈妈没生病,十分惊讶,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连忙示意丽丽不要说话。没过多久,有一天,丽丽的同学打电话约丽丽出去玩,丽丽也说生病了不想去。丽丽妈妈说“小孩子不许撒谎”,丽丽回话说,妈妈上次也跟赵阿姨说过同样的话。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生活中大人无意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被孩子记住,并模仿。如果大人经常在孩子面前撒谎,孩子也会效仿。另外,如果大人对孩子许诺,却没有兑现,孩子就会一直记住,认为大人在撒谎,认为自己以后也可以撒谎。
行动胜于言语。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如果自己有问题,要及时纠正,然后再去教导孩子。否则,不管你说了多少,孩子都不会改变,因为你只要做了就行了。另外,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如果做不到,要及时向孩子解释,取得孩子的理解。
当孩子撒谎时,家长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过于紧张,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有些情况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行为,不必担心;有些情况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家长要先改变自己,再教育孩子;有些情况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正确的教育是既有温暖又有约束力的。对于孩子的撒谎,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