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即生活原话

时间:2024-06-24人气: 作者:佚名

董浩马文宣李正航许逸君顾逸嘉李正同

摘要:“青少年红色梦想之旅”(以下简称红色之旅)活动是大学生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近年来的红色之旅实践与陶行知“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生命教育理论相结合,对红色之旅活动进行总结与概括,旨在深化“互联网+”红色之旅活动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命教育;“互联网+”;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72

0 前言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红色旅”活动学生回信五周年。五年来,“红色旅”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全国有多达483万大学生来此学习,上了一堂融党史教育、国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红色梦想于一体的中国金课,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成果与经验,为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100年前,陶行知就阐述了生命教育,即“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在新的时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对于开展红色旅活动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精髓

1914年,陶行知赴当时世界教育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师从杜威等进步教育大师,为日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学美国回国后,陶行知放弃了高校任教的机会,来到南京郊区创办晓庄乡村实验学校。他系统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与实践相统一”的生活教育三大理论,开创了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先河。

1.1 生活即教育

杜威的“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等思想对陶行知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启发。陶行知之所以把杜威的“教育就是生活”改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因为杜威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是为更好的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但杜威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得到实施,是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在中国,当时大多数人还没有接受过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没有现实的基础和存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将教育的范围拓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度。他认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的可能,每一个中国人都包括在教育的范围之内。

1.2 社会就是学校

社会就是学校。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其中《我的大学》出版于1923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在这一年形成的。高尔基先生的《我的大学》与《社会就是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生活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磨刀石”。许多像陶行知一样的乡村教育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力量和信念。

1.3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做合一,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成果,也是1927年南京晓庄乡村实验学校的校训。2000年,南京晓庄学院再次将“教学做合一”确立为校训,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五字校训之一。教学做合一的精髓在于做。教的是老师,学的是学生。只教不做,成不了名师;只学不做,就是书呆子。教中有做,学中有做,师生才能有所收获。没有学与做,教与学都是不完整的。 “互联网+”红色巡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与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高度契合。

2 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在青少年红色筑梦之旅中的运用

2.1 习近平总书记给红色旅的回信与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高度契合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回信勉励参加第三次红色旅活动的大学生,希望同学们实事求是、扎根中国、体会国情民心,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的历练中锤炼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家“带着一颗心来,不留一草一木去”的精神。“扎根中国、体会国情民心”的期盼与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的精神高度一致。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与行一体”,就是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所学的、所感受的同乡情、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军长征的回信与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精神高度契合,激励我们从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中继续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精神。

2.2 红色旅活动的主要目标与陶行知的终身教育目标高度一致

第八期红色大队的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少年红色梦想之旅”活动大学生的重要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传承伟大红色基因,坚定远大理想信念,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教育,培育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助力“新农村、新农业、新农人、新生态”建设,引导师生扎根乡村振兴。活动目标关键词落在“三农”建设上,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助推乡村振兴。 早在一百年前,陶行知就在终身教育的目标中提出了四百万志向,即“筹募一百万元经费,招募一百万名同志,倡导开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村庄”。将红衣旅的目标与陶行知的“一百万志向”相比较,新时期的红衣旅活动是对陶行知终身教育目标的高度落实和不断发展。令人欣慰的是,陶行知的四百万志向正通过红衣旅活动逐步实现。

2.3 红色旅活动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对象高度契合

从第三届红色旅行活动首次亮相以来,五年来红色旅行活动的关键词一直是“红色筑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互联网+”红色旅行活动的主要实践对象是农村,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对象的主要关键词是我国乡村教育,丰富了陶行知的乡村情怀。二者在实践对象上是高度一致的。

2.4 红色旅活动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注重“实实在在的行动”

经过8年的发展,“互联网+”大赛逐渐形成了主赛道、职业教育赛道、红色旅游赛道、萌芽赛道、国际赛道、行业命题赛道。这6个赛道中,只有红色旅游赛道是“红色旅游活动+大赛”的形式,其他赛道都是以大赛为主。大赛+实践活动的红色旅游赛道把学与做高度结合。红色旅游活动把“实做”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实做反思所学、通过实做弥补所学、通过实做检验所学。实做检验所学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评价机制。

3 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对“互联网+”青少年红色筑梦历程的启示

3.1 红色旅要根植生活、面向生活

红色旅活动要根植于生活、面向生活。高校在确定红色旅活动时,既要结合校情、历史,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根植于生活,又要面向生活;既要红色专业,又要全面发展。高校在组织红色旅活动时,可以深度结合陶行知“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与实践相统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引导学生、教师形成红色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 大学生应学以致用

随着“互联网+”红色大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思想政治金课、最权威的竞赛,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保送研究生、学分、奖励等多种配套措施鼓励学生参赛。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红色大队活动中来,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积极一面。与此同时,很少有学生为了争奖励、为了追求成绩而走捷径。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红色大队活动没有捷径可走,“扎根乡村”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一张照片、一条横幅、一场秀。通过学生真学真做,引导学生真做真做,学习和践行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和精神,学会做真人。只有真学真做,只有扎实积累、汗水实践、真诚奉献,才能在红色大队跑道上绽放时代的光彩。

3.3 高校教师应将真教学与真实践相结合

随着红旅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优秀红旅金奖项目涌现出来,这些项目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我们意识到高校教师在指导红旅活动过程中,需要真教真做相结合,传统时代“靠重金花PPT、靠摄影师拍出美照、靠PS修出美图”拿金奖的模式已经不再是红旅的主流,只有真正做出来的项目才能打动评委、打动观众。这就需要我们的指导老师“教人千方百计求真”,通过教师真教真做,引导学生真做真做,真正把陶行知“教与做合一”的生命教育理论真正落到实处。

4。结论

2023年是陶行知诞辰132周年,百年行知精神充满活力和勇气。新时代,高校在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时,要以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为指导,践行“带着一颗心来,不带一草而去”的行知精神,高举陶旗,打好陶牌,深化“互联网+”红色旅游活动向内涵式发展。

参考

[1]凌丽杰.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2).

[2]李玉杰,赵婉飞.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

[3]赵炜.陶行知“教行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4]林永熙,陈中文,石继胜等.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观及其对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0,(03).

[5]左娅.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报,2020,(S1)。

[6]王益斌,王俊杰,高静瑾,等.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506(20).

展开全部内容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

圆脸妆容   多吃蔬果清淡饮食   避免甜食过多   适量补充水分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儿童夏季饮食   清淡易消化饮食   饮用豆浆   饮食习惯调整   酸性液体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教育改革与发展   泉州市教育局   教育第三方网   安全考试环境   高考护航   防疫方案   高考工作   贵州高考   高间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