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9人气: 作者:佚名
儿科门诊最近那叫一个热闹,小家伙们集体开战,玩起了“水枪大战”,尤其是那些6个月到2岁的萌娃,那叫一个卖力。广州军区总医院的罗医生说了,家长们看这热闹的时候,最好随身带点专业装备——比如验便器这种神器。
秋季腹泻的硬核表演
这病一开始就挺讲究的,先来个呕吐开场,然后就开始了像水一样的便便才艺秀。那些专业选手一天能来个十几次,还附赠高烧和脱水效果。最敬业的小演员还能来个抽搐表演,有时候还能给你来个脑炎或心肌损伤的惊喜。
罗医生友情提醒,这戏可不是随便瞧瞧的,得抓紧时间去医院抢票。去年一位家长以为孩子只是“消肿”小case,没想到第三天就火急火燎地送进了急诊室打吊瓶,医药费都能买十包尿不湿了。
就医信号弹该何时发射
娃尿尿跟程序员头发比还稀,精神头差到手机都不抢了,赶紧上医院去。有个妈咪偏信偏方,结果娃脱水得静脉都看不见了,护士拿着针头在胳膊上戳了半晌。
体温一过38.5,撑个半天多,或者拉屎带红丝,这俩条件一碰上,就得赶紧奔VIP通道。牢牢记牢拉肚子那套金科玉律:宁愿医院白跑三次,也别让抢救的机会溜走。
饮食调整的精准操作
家长们,那病号饭弄成了月子餐,就那白粥加白面。要没发烧,娃儿还能一边拉一边玩奥特曼,正常吃饭就得了。这不,有个爸爸三天就给米汤,结果娃儿饿得直啃安抚奶嘴。
咱得把那些高纤维货色先从食谱里踢出去,比如芹菜这号“肠道清洁工”也得歇会儿。牛奶就换那无乳糖的,等于给肠道请了个临时清洁工。记着,要少吃多餐,就跟喂金鱼似的,得一小口一小口地喂。
补液这门技术活
口服盐补液可是居家神器,可别学那老爷爷,把整包都倒进200毫升水里,那孙子喝完都得翻白眼。正确做法是,一包兑250毫升温水,慢慢品,当高级饮料喝。
米汤加盐也能凑合着用,500毫升米汤加1.75克盐就行,差不多就是啤酒瓶盖的一半那么点。可别学那谁谁谁,拿着电子秤秤盐,结果孩子拉脱水了,盐还没调好。
哺乳期妈妈的自我修养
哺乳期姐妹们别急着停奶,先瞧瞧自己是不是嘴馋吃了个辣火锅麻辣烫。有位重庆妈妈不信邪,结果小家伙的便便辣得尿不湿都热乎得能烫手。油腻的食物得少吃,但也不用学那些明星整天只吃水煮菜。
奶子卫生比脸蛋得紧,尤其一到夏天。见过最拼命的妈,每次喂奶前都拿酒精棉片儿消毒,结果娃儿闻着味儿都不乐意吃。其实用温水洗洗就挺行了,咱们养孩子又不是搞无菌实验室。
预防工作的骚操作
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多洗洗手,不过可别学那些有洁癖的家长,一天给孩子洗个二十回,把小手都搓成香肠了。玩具消毒,煮一煮也挺管用,但塑料奥特曼要是煮了,估计就成橡皮泥奥特曼了。
保暖腹部要紧,但别裹成个粽子。去年冬天,那老奶奶给小孙子穿了七层衣服,结果娃儿热得身上疹子比屎尿还多。穿个肚兜,正常衣服,足够了,又不是去南极探险。
看了这些让人心疼的经历,好奇各位爸妈有没有遇到过超奇葩的拉肚子偏方?来评论区互相吐槽,别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