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人气: 作者:佚名
看完《教育能改变吗》,我豁然开朗:教育这事,就跟老妈逼你穿秋裤似的,就算热得满头大汗,还得硬着头皮说“这可是为了你好”。
起跑线上的马拉松
纪录片里,那些小屁孩儿拖着自己那拉杆箱书包,活脱脱就是赶飞机的商务舱乘客。专家们把这称作“减负成果”,我寻思这帮专家是不是对“减”字有什么误解。北京海淀区的某小学,三年级的作业量都能跟程序员996的强度媲美,家长们半夜还得在群里讨论奥数题。
教育局年年喊“别超标教学”,可“超标”反成辅导班招生的香饽饽。上海那家机构公然宣称“幼儿园教微积分,小学玩量子力学”,家长们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掏钱报名,那阵势简直跟双11抢购似的。
学习革命的魔幻现实
素质教育喊了20年,可体育课还是被数学老师“借”去了。山东那中学搞了个啥“翻转课堂”,学生回家看网课,来学校写作业,简直24小时不停歇地学习。教育局领导一来视察,就夸人家有创新,学生心里暗骂一句:啥东西!
杭州那所学校搞了个芬兰教学风,结果没三个月就悄悄地又搞起了题海战术。校长镜头前擦把汗:“家长们说芬兰人少能躺平,咱们这高考独木桥还得拼。”你说这教育改革,跟减肥似的,喊口号喊得震天响,最后还是得饿肚子才有效。
公平是个技术活儿
北京西城区那学区房,一平米得三十万,房东那挂牌直接写“清华附小直通车”。河南那啥县中学,全班就一台投影仪,老师得举着那东西满教室跑。有家长投诉到县长信箱,结果回信说:“检查了一下,那投影仪还能亮,不算教学事故。”
深圳那家私立学校学费高得跟打工人两年的薪水差不多,招生简章上还吹嘘什么“常春藤直通车”。普通家长们看了,只能跟孩子说:“咱这小窝儿虽然简陋,但至少不用为贷款发愁。”
高考指挥棒会跳广场舞
纪录片里拍到了毛坦厂中学送考的盛况,人山人海,挥舞着旗帜,大声呼喊,要是不看标牌,还以为是在拍什么丧尸大片的场景。河北衡水的学生们,跑步的时候不忘背单词,食堂排队打饭时也背公式,上厕所都精确到秒,这哪里是学习,简直就是特种兵的魔鬼训练!
这位985大学的教授抱怨道:“现在的学生们除了埋头做题,其他啥都不会,连实验室里的试管都不会洗。”可他带的课题组,却还是按照高考成绩来选拔研究生。瞧瞧,大家都在骂高考,但骂完之后,还得老老实实地跟着那个指挥棒转圈圈。
大学危机之消失的学费
这破学校学费一年比一年贵,教室墙皮都跟着一年一掉。学生们半开玩笑地说:“咱们交的可不是学费,分明是给学校修墙的众筹款。”广州那啥高校砸了三千多万搞了个假古董校门,可教室里的投影仪还愣是装着Windows98系统,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毕业那时候,就业报告上写着“平均月薪八千”,结果一调查,原来是把马云那大佬的工资跟看门大爷的混一起算了。校长在典礼上动情地说:“咱们大学教的是一辈子都能学。”底下学生小声嘀咕:“主要就是学怎么在社会上挨刀子。”
改革就像拆盲盒
上海一小试点校取消期末考,改玩“闯关游戏”。家长们急了,连夜组队抗议:“不排名,咱们怎么知道自家娃是不是在混日子?”最后,教育局妥协了,搞了个“快乐考试”,学生得边跳绳边背古诗,美其名曰“综合素质测评”。
深圳那所学校搞了个教师轮岗,结果半年不到,好老师全让私立校给撬走了。家长们群里头那是炸开了锅,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XX老师跳槽去那国际学校,年薪都五十万了”,还附上了老师离职的合影,那笑容,比拍毕业照还灿烂。
哎呀妈想问问大家,要是高考说取消就取消,咱们猜猜,是学生和家长先高兴疯了,还是那些补习班的老板先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