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8人气: 作者:佚名
科研开题会上那感觉真逗,明明大家都在说咱们的母语,可就是搞不清别人到底在哔哔啥。
会议室里的神秘仪式
8月30日一早九点,咱图书档案馆的605会议室热闹非凡,那可是咱们一年一度的大戏开场。省里的专家、学校领导、课题组老师,三拨人马齐刷刷到场。会议室里,桌子摆成个大U字,矿泉水瓶子排排站,投影仪那蓝光一闪一闪的,标准的开会范儿。
崔德悦主任一出现,掌声就热烈起来。栾亨乐副院长讲话时,那笑容,领导范儿十足。这时候,得好好秀演技,既要装得低调求教,又不能太低声下气。
领导讲话的艺术
栾亨乐副院长花了五分钟时间,把学院的教学科研状况给盘点了,特别把“十四五”计划给拎了出来。这番话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老少爷们儿都知道的东西,用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方式给表达出来了。就比如“汇聚科研实力”这种说法,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挺高大上的?
雅雯副处长负责念流程,那拿文件的样子,简直是个老法师。这种会最逗比了,明明每人手里都有纸,领导还偏要从头到尾念一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仪式感,跟和尚念经似的。
课题汇报现场
苑举勇老师一走上台,那PPT做得跟花一样炫。这汇报,有个小秘密,就是越少字越像懂行。所以,大家都喜欢用“基于”、“耦合”、“范式”这些高大上的词儿,再搞几个柱状图,瞬间感觉就学术了。
刘永凯老师那嗓门儿大得吓人,可内容,台下基本成了听不到的真空。专家们忙着翻资料,领导们忙着刷手机,同事们心不在焉。这画面简直跟大学课堂似的,台上讲得台下各自忙活。
专家点评环节
张竹林副教授那点评,挺逗的。他来一句:“这研究目标有点模糊不清。”这话换种说法就是:“你们这到底是要搞哪样?”这专家,都这么一套,先给你来点彩虹屁,然后来个“但是”,最后再给你提点建议:“得,再好好完善完善。”
孙琳茹那老姐提意见时那叫一个认真,笔下的字儿密密麻麻两大页。可问题是她那张嘴太专业了,老师们一个个装模作样地记着,实则一个字儿都没听明白。这时候,演技大考验来了,得时不时地点个头,偶尔来个皱眉,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德行。
现场修改环节
现场这修改环节简直神了。专家一提调整研究步骤,老师们那叫一个“对对对”的附和。刚才还自己美得不行,方案觉得完美得跟啥似的,转眼间就发现漏洞百出。这转变速度,就连变脸大师都得自叹不如。
张志一老师那智商高,直接把那专家的原话搬方案里。这招挺高明,又省心又能让专家开心。反正最后那材料交上去,认真看的人也没几个。
会议圆满结束
拍照片那事挺逗。领导坐中间,两边是专家,老师们则在后排排队。摄影师一喊“茄子”,所有人都赶紧换成那种官方微笑。这照片最后肯定挂官网头条,底下那文字永远就是“效果杠杠的,反响热烈”。
散会那时候最是热闹非凡。领导们把专家们围得跟花团锦簇似的,往饭局上赶,老师们则急匆匆地回办公室赶写材料。这会开完,最累的得数负责拍照的姜亦然了,得费心找角度,还得修图,这活儿比搞科研还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