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9人气: 作者:佚名
血糖这事其实不吓人,怕就怕你那嘴管不住。得了糖尿病,吃饭就跟走钢丝似的,稍不留神,就得小心别掉进那些麻烦的并发症里头。
碳水化合物是个两面派
吃多了主食血糖直冲云霄,吃少了饿得心都慌。来点糙米替换白米饭,全麦面条来凑数,口感虽糙,但血糖稳定不飙车。土豆红薯这些根茎货,升糖速度比计价器还疯狂,吃前先查查GI值,别让血糖跳得比过山车还刺激。
菜里的糖分咱不怕,像西兰花、菠菜这货,吃再多血糖也不跟你闹脾气。可玉米、南瓜这种甜丝丝的货色就得悠着点,别让它们那副“健康”的皮囊给骗了。
脂肪选择要带脑子
这肥肉油炸货,简直就是血糖的损友,吃起那叫个香,可吃完血管就堵得跟堵车似的。咱得把那猪油换成橄榄油,虽然贵得心疼,但至少血管不会硬成腊肠。坚果每天来一小把,别学那松鼠似的囤货,毕竟热量比老板画的饼来得实际。
深海里的那啥Omega-3挺不错的,一周来两次,血管就能顺滑得跟溜冰场似的。但别想着那鱼油胶囊能给你加分,医生说了,直接吃鱼比那些保健品强多了,至少是十倍。
蛋白质不能太任性
这鸡胸肉和水煮蛋的组合虽是老搭档,可日复一日地这么吃下去,生活难免少了点意思。豆腐豆浆轮流上,但痛风友们可得悠着点,别让尿酸血糖来个狂欢派对。
蛋白粉这东西,除非你想变成施瓦辛格那样,不然真没必要买。医生说,好多人都因为吃太多蛋白粉,最后得去透析室,那可比健身房里的私教贵多了。
热量控制靠算术
糖尿病人成年后,每天的热量摄入得有个谱儿,大概在1500到1800大卡之间,这个数儿得找营养师好好算算。自己乱猜,分分钟就能把一顿火锅吃成两天的量。所以,买个体重秤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用起来像搞化学实验似的,但总比天天吃药来得强。
点外卖那热量标示简直像算命,你说个沙拉“轻食”,一拌酱汁热量能跟汉堡比肩。还是自己带饭踏实,早起个十分钟不算啥,省下来的医药费都能买上半年咖啡了。
酒精最好别沾边
啤酒被誉为液态面包,喝上一杯,血糖先降后升,玩的就是心跳的刺激。红酒那点所谓的养生作用,在血糖面前简直微不足道,真想护血管?医生说,直接吃葡萄更靠谱。
应酬躲不过,白酒就选度数低的,别跟人家硬拼酒量。记住,喝多了不只伤肝,还让血糖仪第二天给你来个“ERROR”,意思就是,你丫完蛋了。
监测血糖要像查岗
血糖这东西,空腹时超过7,就得赶紧打起精神;要是餐后两小时还超过10,那可得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吃了啥。别贪便宜买血糖仪,那些误差大的东西,测出来的数据,顶多就是给你点心理安慰。
那几个记吃记血糖的APP,坚持个三天两头就给忘了,不过至少能弄明白自己怎么又超标了。医生给的药,得按时吃,别自己瞎猫碰死耗子乱调整剂量,那后果可能比炒股被套还惨。
各位糖友们,来聊聊你们是不是也有那种“明知不该吃,可就是停不下来”的美食?说出来咱们大家乐呵乐呵。(别忘了先量量血糖。